目前分類:(7-20)(●有關穴道按摩的報導)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1-1.jpg  
 
【 祝你 : 健康 ! 快樂 !】
這是一句最普通不過的祝福。
但,卻是一句最珍貴的祝福 !
 
【健康】與【快樂】是不能中輟的兩個課程。
【健康】與【快樂】是退休後僅存唯二的必修學分。
 
退休後,我選擇「外丹功」作為持之以恆的運動,
後來,又加入「腳底按摩」來加強調理保健。
 
兩年前,
莫名其妙,突然對「經絡穴道」這老祖宗幾千年的智慧結晶,
產生了極其濃度的興趣。
 
於是,趁著逛跳蚤市場時,買了一堆相關的二手書。
其中有看不懂的精深理論的「針灸學」,
也有如「穴道指壓」較通俗的書籍。
 
從此,跟隨老祖宗的腳步,瞎子摸象作人體的探索之旅。
 
「經絡學」博大精深,看得一頭霧水,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先就淺顯易懂的部分著手,陸續整理出入門的知識共13篇,
收錄在【 經絡學初探】項下。(←請點擊,即顯示每篇標題。)
 
因感於取穴之不易,
遂從361個穴位中,篩選出較為重要的100多個穴位,
於今年5月21日起(這是刊登穴位的第一篇:肺經總論),
摒除一切雜務,專心的加以整理。
 
通常,一天整理一個穴位。
較簡單的,馬不停蹄,一天最多最多可趕出兩篇。
若遇瓶頸者,則三、四天,甚至一個星期才搞定一個。
 
從多種版本的書籍和多方搜尋的資料中,
對每一個穴位都實際確的摸索、按壓、比對和應證,
希望整理出來的每篇內容,
都能深入淺出,圖文配合得宜,一目了然。
 
碰到圖文不明確者,
則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搜尋適當的圖片與取穴的方法,
(搜尋的範圍,甚至橫跨至解剖學的領域。)
然後再予修圖、改文。
 
若遍尋不著可用圖片,則重新製圖。
 
其中有自己的領悟者,則腦筋動到老婆和自己身上。
或借用老婆的玉手作特寫。
 
       02.JPG  
       (老婆圖示「大腸經」「曲池穴」的簡單取穴方法。)
 
       03.JPG  
       (老婆圖示「小腸經」「養老穴」的自我按摩方法。)
       (請點擊→【 養老穴】觀看該篇內容全文)
 
甚至由我袒胸露乳,犧牲色相,以自身為模特兒,
拍照製圖來詮釋簡單取穴方法和自我按摩方法。
 
       04.JPG  
       (由我圖示「小腸經」「肩貞穴」的簡單取穴方法,步驟 A。)
 
       05.JPG  
        (由我圖示「小腸經」「肩貞穴」的簡單取穴方法,步驟 B。)
        (請點擊→【 肩貞穴】觀看該篇內容全文)
 
每天日以繼夜,夜以繼深夜,埋頭苦幹。
累則累矣。然而探索的好奇心,與發現後的喜悅,沖淡了疲憊。
 
興趣迸出個傻勁的拼命三郎。
原本預估 :一個穴位的整理需要三天。
一百多個,則總共需耗時一年的時間。
萬萬也料想不到 ~ ~ 短短四個月,到昨天晚上剛好全部整理完成 :
各經總論20篇,穴位106個,其他7篇,總共133篇。
 
今天,恰逢國曆生日,
就以此四個月「拼」出的133篇穴位按摩,
(昨天晚上剛出爐,還熱烘烘 !)
作為送給自己特殊的生日禮物。
 
並祝福自己:【健康】!【快樂】 !
 
 
附記 :
沒有病症的保健,可按照每條經脈的循行路線,依序按壓其上的穴位。
 
每次按摩,最好是一次按完一個循環的四條經絡
然而穴位太多且時間有限,故擬改成一天按兩條,
十二條經絡加上任督二脈,恰好一星期正好按完 !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01.jpg  
【搓腰功】是自古便流傳於民間的一種很好的腰部保健操,
               是治療功能性腰痛的體療方法。
 
●功效  : 經常搓腰可以促進腰部的氣血運行,此外還有助於激發陽氣,
             不僅可以溫暖腰及腎臟,增強腎臟功能,加固體內元氣,
             還可以疏通帶脈、強壯腰脊。
             此外對腎虛問題也有較好的防治功效。
 
●需要注意 : 搓腰功雖有預防和治療腰痛的作用,
                  但是,由結核、腫瘤、骨折和細菌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器質性腰痛,
                  不要做搓腰功,應及時就醫。

●方法 : 搓腰功包括搓、捏、摩、扣、抓、旋6個動作,具體做法如下。
            或坐著練或站著練皆適宜。
 
●次數 : 如果只想預防腰痛,每天按摩36次以下即可。
            若是為了治療,則配合各自症狀進行50~200次,
            不過,至開始冒汗的程度就要停止,否則會過度疲勞。

●範圍 : 上自肋骨下緣連線,下至尾骶骨下方「長強穴」。
             02.jpg  
 
(一)搓腰
    03.jpg  
將兩腳分開至與肩同寬坐好。
(1)兩手掌對搓數十次。手掌熱了之後,
    緊貼兩側腰眼處(位置詳見下圖),稍停幾秒鐘
04.jpg  
(2)然後兩手掌順著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搓動。
    向下搓到尾骶骨下的「長強穴」(尾骶骨尖與肛門之間)處,
    向上搓到肋骨下緣。
    連續36次。

(二)捏腰
    05.jpg  
將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夾捏脊椎正中的皮膚,進行捏脊,
捏一下,鬆一下。反復夾捏4次。

(三)摩腰
    06.jpg  
    07.jpg      
先將兩手輕握拳,以大拇指手背的骨關節突出部分,
在兩側「腰眼穴」處同時進行做旋轉揉摩。 
先以順時針方向旋摩18圈,
再以逆時針方向旋摩18圈。

(四)叩腰
    08.jpg  
兩手輕輕握拳,以拳的內側,左右交替輕叩(以不痛為度)尾骶骨部位。
左右拳各叩36次。

(五)抓腰
    09.jpg  
兩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位於腰椎兩側處。
用四指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各抓擦36次。

(六)旋腰
    10.jpg  
(1)雙手插腰,將兩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身體微微向後仰,
(2)接著,左手用力向右推,上體盡量左彎,
(3)這時兩手再向後推,臀部竭力後坐,上體盡量前彎;
(4)最後右手用力左推,上體盡量右彎​​。
此動作連起來為一圈。
以順時鐘方向旋腰9圈,再逆時鐘方向旋腰9圈。
在進行旋腰時要緩慢,不可過速或過於用力,以免扭傷腰部。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間恢復體力的方法
胡海牙老師今年已經95 歲高齡了。
前一段時間陪他去體檢,身體各項指標基本都正常。  
他單位的老同事跟他見面後,開玩笑地說:
您的身體棒得跟三十歲小夥子似的,有什麼養生秘訣嗎?
您是研究道家仙學的,也給我們傳授一些靈丹妙藥啊!
 
老先生微微一笑,說:
哪有什麼靈丹妙藥,妙藥就在自己體內,只是你們不知道怎麼用罷了。 
老師的一句話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紛紛請教。 
 
只見老師雙手握拳,貼在身後,隨 著身體的上下輕微抖動,
一邊笑呵呵地說,看明白了嗎?就是這個。 
大家看得一頭霧水:就這麼簡單?!
 
老師頗有深意地說:
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在過去你花多少錢都不一定能學得到,
這可是千金不換的秘訣啊。
 
這樣一來,大家更好奇了,趕緊追 問是怎麼回事。 
老師說:其實古書裡面都講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要活就得動啊!關鍵是如何去動?
 
 個方法最大的功效是 動腎氣 
短時間內使人體陽氣生發起來。
 乃先天之本,主人體水液,喜暖 怕寒。 
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好靜不好動,
導致人體陰氣過盛,陽氣相對不足,
會產生乏力、疲勞、健忘等症狀, 
用這個方法三到五分鐘,
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勞動的疲勞,
很適合現在從事腦力勞動的人。
 
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養生,
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聯,
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穴」有直接補腎的功效。 
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
 
A4.jpg  
 
BB2.jpg  
 
聽了老師這麼一解釋,大家紛紛學 著剛才老師的樣子比劃起來。 
我也習練這個方法多年,覺得特別好,
親身實踐下來更是深有感觸,獲益匪淺。
 
曾經有一次應約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講養生,有學生問我:
您既搞臨床診療,還要做學術研究,您怎麼還有那麼好的精力 呢?
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
而是從座位上找了一位看起來精神不太好的學生,
讓他到台前做胡老傳給我的這個瞬間強腎法的動作。
 
我讓他雙手握拳,拳心虛空
A21.jpg   
 
貼在【腎腧】位置
A32.jpg   
 
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復摩擦,雙拳不動,
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
 
 五分鐘後,這位學生高興地說,
從來沒感覺這麼輕鬆過,這個方法真有效!
 時間,課堂上沸騰起來。
 
由此可見,這個方法對誰最管用?
恰恰是過度疲勞、精神不好,睡眠 不足的人。 
現在大多數人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保持充沛的精力 了。
 
前蘇聯有一位生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
發現人的疲勞並不能單純靠休息來緩解,
也就是說休息不是恢復疲勞的最好 方法,
也就是說單純的休息,只能緩解疲勞,並不能補充精力,
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運動來恢復。
 
而我們這個方法,不僅能緩解疲勞,還能在短時間內補足腎氣。
另外比如說散步、走樓梯、慢跑、打球、瑜伽等運動也有一定的效 果。
在過去,這種運動被譽為中醫裡的瑜金匱腎氣丸
有溫補腎陽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補腎方法。 
對腎虛,慢性腰脊勞損,腰間盤突出的病人非常實用。
 
( 附註:也可以→→出去散步時,
兩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 。)
 
   (有腎臟疾病者,不可用此叩擊法,應該用掌心摩擦溫熱「腎俞穴」。)
 
另請參看  腎俞穴(屬「膀胱」)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