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7-16)(●奇經八脈) (6)
- Sep 17 Wed 2014 23:50
陰維脈(奇經八脈之一)
- Sep 17 Wed 2014 21:21
陽維脈(奇經八脈之一)
- Sep 17 Wed 2014 13:33
陰蹻脈(奇經八脈之一)
陰蹻脈(奇經八脈之一)
以其足所行係循行陰經,為「足少陰腎經」之別脈也。
循行路線:
陰蹺脈起於足跟內側「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
通過內踝上行,沿大腿的內側進入前陰部,
沿軀幹腹面上行,至胸部入於「缺盆」,
上行於喉結旁「足陽明胃經」的「人迎穴」之前,到達鼻旁,
循行路線:
陰蹺脈起於足跟內側「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
通過內踝上行,沿大腿的內側進入前陰部,
沿軀幹腹面上行,至胸部入於「缺盆」,
上行於喉結旁「足陽明胃經」的「人迎穴」之前,到達鼻旁,
連屬眼內角「睛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陽矯脈」會合而上行。
交會腧穴 :
照海、交信(足少陰腎經)、晴明(足太陽膀胱經)。
比較腎經的路線與穴位
嗜睡或失眠,眼瞼下垂或兩目開合失司,舌淡,苔白,脈虛。
「照海穴」通於「陰蹻脈」,其主治證有咽喉氣塞、小便淋瀝,
膀胱氣痛,腸鳴、腸風下血,黃疸、吐瀉、反胃,大便艱難,
難產昏迷,腹中積塊,胸膈噯氣,梅核氣等。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Sep 17 Wed 2014 00:33
陽蹻脈(奇經八脈之一)
陽蹻脈(奇經八脈之一)
蹻者足也,奇經涉及足者之名,陽者以其所行循陽經也,
故陽蹻者是謂循足諸陽經而行,即「足太陽膀胱經」之別脈也。
循行路線 :
陽蹻脈起於足跟外側「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
沿外踝後上行,經下肢外側後緣上行至腹部。
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挾口角,到達眼內角。
與「足太陽膀胱經」和「陰蹻脈」會合,
再沿足「太陽膀胱經」上行與「足少陽膽經」會合於項後的「風池穴」。
交會腧穴:
申脈、僕參、跗陽(足太陽膀胱經)、居髎(足少陽膽經)、
臑俞(手太陽小腸經)、巨骨、肩髃(手陽明大腸經)、
地倉、巨髎、承泣(足陽明胃經)、睛明(足太陽膀胱經)、
風池(足少陽膽經),共12穴,左右合計24穴。
生理功能:
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運動。
主要病侯:
不眠,目痛從內眥始,肢體內側肌肉弛緩而外側拘急,足外翻;
以及腰背強直,癲癇,骨節疼痛,遍身腫,滿頭出汗。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Sep 16 Tue 2014 22:08
帶脈(奇經八脈之一)
- Sep 16 Tue 2014 16:12
衝脈(奇經八脈之一)
衝脈(奇經八脈之一)
循行路線:
循行路線:
起於胞宮,下出於會陰,並在此分為二支。
(一)上行支:
(一)上行支:
(1)其前行者(衝脈循行的主幹部分)沿腹前壁挾臍(臍旁五分)上行,
與足少陰腎經相並,散佈於胸中,
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
(2)其後行者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
(二)下行支:
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
(2)其後行者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
(二)下行支:
出會陰下行,沿股內側下行到大趾間。
盲俞(功穴)、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穴後至胸散佈任流行。
生理功能
(一)調節十二經氣血:
(一)調節十二經氣血:
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
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衝脈能加以涵蓄和貯存;
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衝脈能給予灌注和補充,
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
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稱。
(二)主生殖功能:
衝脈起於胞宮,又稱“血室”、“血海”。
衝脈有調節月經的作用。
衝脈與生殖功能關係密切,囡性“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這裡所說的“太衝脈”,即指衝脈而言。
另外,男子或先天沖脈未充,或後天沖脈受傷,
均可導致生殖功能衰退。
(三)調節氣機升降:
衝脈在循行中並於足少陰,隸屬於陽明,又通於厥陰,及於太陽。
衝脈有調節某些臟腑(主要是肝、腎和胃)氣機升降的功能。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