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7-17)(●經外奇穴)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增(董氏奇穴)

腎關穴框框.jpg  

腎關穴(董氏奇穴)

腎關穴.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骨穴( 董氏奇穴) +合谷穴 (大腸經)+大白穴 (董氏奇穴)
 
                                                新增(董氏奇穴)
                     靈骨+合谷+大白.jpg  
    大白+合骨+靈骨.jpg    
  
【 靈骨穴 】 功效:
肺氣不足所引起的疾病、肺氣腫、咳嗽氣喘、
牙痛、骨神經痛、頭痛、腰痛、背痛、腳痛、經痛、顏面神經麻痺、半身不遂、
月經不調、冠心症、心律不整、狹心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大小腸炎、
眼疾、耳鳴、耳聾。
 
【 合谷穴 】 功效:
總治頭面各症,對牙齒、眼、喉、有顯著功效。
為全身反應最大刺激點,可降低血壓,鎮靜止痛,行氣血通經清瘀。
 
 【大白穴  】功效:
牙痛、小兒高熱,坐骨神經痛,面肌痙攣,手指痙攣,頭痛,目痛。
 
【靈骨+合谷+大白】三穴合用,(孕婦禁用)
功效包括了從頭到足的病變,有謂~~通治百病!
 
2024,11,05,增補
依(大腸經)循行路線按壓
(大白穴)→(合谷穴)→(靈骨穴)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新增(耳朵穴位)

(耳神門穴)框框.jpg  

 

耳神門穴(屬耳穴)

 

耳神門穴.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新增(經外奇穴)穴位

 

十宣穴框框.jpg

 

十宣穴(屬經外奇穴) 

 

十宣穴.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金津玉液穴-1.jpg  
 
【金津穴】【玉液穴】(屬經外奇穴)
 
金津玉液穴-2.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神聰穴-1.jpg  
  
四神聰穴(屬~經外奇穴)
 
四神聰穴-2.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眠穴-1.jpg   
 
安眠穴(屬~經外奇穴)
 
  ●安眠穴(頭).JPG      
 
 
●附註(風池穴)
●風池穴(頭)-1.jpg    
 
 
●附註(翳風穴)
●翳風穴(頭).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增補一個【經外奇穴】

 

戒菸穴-1.jpg  

 

戒菸穴-2.JPG  

 

戒菸穴-3-2.jpg   

 

另有:用心整理的一百多個重要穴位。
每個穴位,都是經由多方搜尋的各種資料加以綜合比較,
並且實際確切的摸索、按壓、比對和應證。
精心製作出淺顯易懂一目了然的圖文,
簡單又精準的自我取穴方法。
(刊登以來,頗受好評!)
依據這些老祖宗幾千年來,對人體不斷探索的智慧精華,
可以不用花錢,只要花點時間~~就能達到自我保健與養生!
歡迎由右側欄位【文章分類】~【(7)經絡穴道按摩】點擊瀏覽,
並請不吝指教!       謝謝!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鼻通穴-1.jpg  


鼻通穴(屬經外奇穴)

 


鼻通穴-2.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堂穴-1.jpg  
 
 
印堂穴( 屬經外奇穴)
 
 
印堂穴-2.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陽穴-1.jpg  
 
               太陽穴(屬「經外奇穴」)
 
(一)【太陽穴】效用
            偏正頭痛,高血壓頭痛,血管性頭痛,
            急性結膜炎,電光性眼炎,眼底出血,
            青光眼,青少年近視眼,麥粒腫,中心性視網膜炎,
             眩暈,感冒、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目疾,牙痛。
 
(二)位置圖
   太陽穴-2.jpg  
 
(三)輔助治療的配穴
      (1)高血壓頭痛:太陽、印堂;前額痛加攢竹,額頂脹痛加百會、四神聰,
                                                  項強加風池,眩暈欲仆加頭維。
      (2)血管性頭痛:太陽(患側)、太衝(患側)、合谷(健側);
                                                   配穴:風池、率谷。
      (3)急性結膜炎:太陽、風池、合谷、睛明。
      (4)電光性眼炎:太陽、攢竹、內迎香。
      (5)青少年近視眼:太陽、四白、攢行、手三里;
                                                         風池、合谷、百會、承泣、球後、睛明。
      (6)麥粒腫:瞳子髎(雙)、太陽(雙)、印堂(雙)、合谷(健側)。
      (7)眼底出血:太陽、承泣、魚腰、風池;肝氣鬱結加太衝、肝俞;
                                             肝腎陰虛加肝俞、腎俞、太溪;脾胃虛弱加足三里、三陰交;
                                             外傷絡破加膈俞、合谷、太衝。
      (8)青光眼:太陽、風池、印堂、魚腰;肝火盛加內關,腎虛加腎俞。
      (9)中心性視網膜炎:風池、太陽、魚腰、球後、睛明、四白、合谷。
      (10)拔牙針麻:太陽;上牙加四白,下牙加承漿,上下磨牙加頰車。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齒痛點-1.jpg  
 
齒痛點(屬「經外奇穴」)
 
(一)位置解剖圖
齒痛點-2.JPG  
 
(二)簡單取穴方法
齒痛點-3.JPG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jpg  

           阿是穴 


(一)阿是穴的發現

 

這是個偉大又有趣的發現 !
根據《備急千金要方》的說法:
相傳唐朝名醫「孫思邈」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
有一次無意中按到病者某處,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緩。
醫者於是在該處周圍摸索,病者呼喊「啊... 是這裡,是這裡了。」
醫者加以針灸,果然使病程轉好。
於是把這一個特別的穴位命名為「阿是穴」

(二)阿是穴簡介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應穴、壓痛點。
中醫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應點作為針灸治療部位的腧穴。
這類穴位一般都隨病而定,
多位於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其距離較遠的部位,
以病痛的反應點(有酸、麻、脹、痛、重或斑點、色變、硬變、腫脹等反應)
或病痛局部,來作為十四二正經與奇經八脈以外的另外一類腧穴。
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
臨床上醫生根據按壓式病人有酸、麻、脹、痛、重等感覺,
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它反應點作為針灸部位。
中醫認為,阿是穴通過經絡系統與臟腑組織相聯繫,
而經絡系統在生理上具有溝通上下內外,將氣血營養輸布至全身的作用;
病理上又是將病邪由表入裡的傳注途徑。
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點,同時也是疾病反映點,
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診斷和治療。
(另有學者主張:阿是穴是指疼痛的「引發點」,而非疼痛的「反應區」。
阿是穴不是病人主訴的疼痛部位。
阿是穴的壓痛點是連病人都不知道它存在的一點。)
(顯然兩者說法有所差異)


(三)阿是穴的基本性能

(1)反應病候 
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現,是一種臨時腧穴現象。
當疾病發生的時候,人體的某一部分就會發生相應的氣血阻滯,
造成氣血的局部性、臨時性的聚集,從而出現阿是現象。它具有反應疾病的性能。
肌肉、筋骨、臟腑發生病變,都會在人體相關的部位反應出阿是穴。
如:頸椎病,在病變的棘突水平兩側;
肩周炎,在肩的周圍;
腰椎間盤突出症,在突出椎間盤棘突水平兩側;
腰椎橫突症,在腰椎病變的橫突附近;
人體某部損傷,在傷的局部;
肝病,在肝區;脾大腹脹,在左肋下;
腎病,在背部腎區等部位均可出現阿是穴。
這些阿是穴是疾病在體表的反應。

(2)反應物的聚結處   
阿是穴不但反應疼痛,
而且在疼痛的部位,出現條、扁平、圓形、橢圓、條索等形狀反應物;
腰椎病,在兩髂骨上緣痛點出現圓狀、橢圓狀反應物;
足痛不履地,在足弓內側痛點出現條狀反應物;
風濕性關節炎,在膝周圍疼點出現條狀反應物;
胃痛,在腹部痛點皮下出現條狀反應物;
腸痛,在小腹痛點皮下出現橢圓或條狀反應物等。
這些反應物隨病的發展而結聚。具有反應病的輕重和病程長短的性能。
臨床觀察:病程越長反應物越大。臨時出現的病症只有痛點而無反應物。
凡有反應物的部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3)隨病消長   
在人體任何部位都、可出現阿是穴。有的不在經,不在穴;有的在經,在穴。
平時人體無病不存在阿是穴,
只有某部發生病變前提下才會顯示出來的臨時性腧穴,在體表反應出疼痛及反應物。
一旦產生阿是穴;在位置上就不會轉移。隨病產生,隨病情變化而變化。
如:病輕反應小,病重反應大,病程長反應重,病程短反應輕。
治療過程中疾病好轉,阿是穴疼痛緩解;
疾病未好轉,阿是穴疼痛無改善;疾病治癒,阿是穴疼痛消失。

(4)主治疾病   
阿是穴主治與之相關的疾病。
早在《內經》就指出「以痛為輸」,告戒醫者疼痛的點就是穴位。
它即能反應疾病,也能治療疾病。
取阿是穴一般以治療各種局部性痛症為主,
還可以治療軀體病、臟腑病以及,任何與之相關的病症。
只要診斷正確,手法適當,往往收到立竽見影之功效。
如:頸項痛,阿是穴在左側胸鎖乳突肌,
在此施撥揉手法,當阿是穴緩解后,頸項痛治癒;
岔氣呼吸疼痛,阿是穴在脅肋,施用點撥手法使疼痛、岔氣消失;
胃痛,阿是穴在腹有條狀反應物,
按摩此部,疼痛消失,反應物軟化,胃痛治癒。

(四)阿是穴的臨床運用

(1)用於診斷疾病   
醫者利用阿是穴反應病候的特點,
確診病在臟、在腑、在經、在絡以及病情的輕重。
所以按摩與針灸都是須進行循經觸診。尋找疾病反應的阿是穴。
根據病人的反應和經脈循行,在病變的周圍、受累的部位、
放散的範圍、傳導痛與麻的沿線、功能障礙的肢體、病變經脈的遠近端、
患者反應筋短或筋痛等部位施以按、壓、撥手法檢查。
當患者反應疼痛或醫者手指感到皮下有結節,此處為阿是穴。
即為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點。醫者再結合其它診查,判定疾病。
阿是穴在疾病診斷上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如在足三里下1∼2寸間有明顯壓痛,
結合臨床右下腹部疼痛等體征,有助於闌尾炎的診斷。

(2)用於治療疾病    
阿是穴是由於病理反射及病變部位的經脈氣血不通而致。
循經按摩是醫者將力作用在體表經絡上,通過經絡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阿是穴在經、在穴、在絡、在筋、在肉,都會影響經絡功能,阻塞經氣運行。
所以按摩者要想疏通經絡,激發氣血運行,
充分發揮經絡作用,首要是按摩阿是穴。
如感冒頭痛在頭和頸項部;
背腰痛而不能彎屈在背腰部;下肢痛在下肢部;
患者感到筋短並疼痛等上述部位的阿是穴,重點施術。
在治療過程中,阿是穴可作主治穴,也可以與其它穴相配,
但按摩者應該把阿是穴作為治療疾病的重要部位。

(3)用於療效判定   
人體只有在疾病的基礎上才會出現阿是穴,這說明阿是穴本身就是疾病。
它的出現反應某部有病,它的消失說明病就緩解。
因此阿是穴的存在與消失,可以證明疾病的存在與消失,
尤其在按摩治療外科病症時,可以證明這一點。
如踝關節軟組織扭傷出現阿是穴,
按摩觀察:當阿是穴疼痛減輕,軟組織扭傷緩解,
腰椎關節病,在腰部和下肢部出現阿是穴,經過按摩阿是穴疼痛消失,病就治癒。
所以在按摩治療疾病過程中,把阿是穴存在與消失做為療效判定的標準之一,
根據消失程度評定療效優劣。

(五)阿是穴的取穴方法 


(1)循經取穴 
醫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

沿經脈逆順方向推壓、撥揉,

根據病變部位與經脈臟腑之間的關係,

在相關經脈線上尋找到痛點和陽性反應物;

 

沿經筋循行逆或須方向進行撥揉,

根據病變部位與經脈、經筋之間的關係,

在相關經筋部位尋找疼痛和痙攣部位;

 

皮部用掌或魚際部進行推擦,

根據病變部位和皮部的劃分與經脈的關係,

在相應的皮部尋找痛點和陽性反應物。

 

這些痛點和反應物就是阿是穴。

(2)反應區內取穴

醫者根據患者感覺到的某部疼痛範圍進行觸摸。

如:頭頂部痛,腹部痛,項部痛,腰痛,臀痛,腿痛等

身體的局部區域中,具體找出哪一點;

是否具備阿是穴,患者不清楚,但給醫者一個範圍。

在患者反應的區域進行觸摸尋找阿是穴。  

 

(3)腧穴取穴 
根據穴位具有反應病候的功能,

用手觸壓與病相關的穴位取阿是穴。

如:腎病觸壓腎俞穴,有條狀或扁於狀反應物和疼痛感;

不思飲食,腹脹,上逆,胃痛,觸壓胃俞穴:有條素狀結節和輕痛感;

人體皮肉、筋骨病變,在相關穴上反應出來。

如頸椎病,觸壓風池、天柱、肩井、百勞等穴位,

有扁平、圓形,條狀等反應物和疼痛感。

另外跌、撲、損傷岔氣等在相應穴位也有反應。

如岔氣,觸壓脅堂穴有條狀反應物和痛感。

上述觸及到的反應有些在經穴或經外奇穴,與阿是穴重合,

這些穴位也應該臨時視作阿是穴。

因為這些穴位不一定是辨證選穴中所考慮到的腧穴,

如果視為阿是穴,就是按摩治療的重點穴位。

(4)阿是穴在按摩中的重要性 

阿是穴與經穴、經外奇穴不同。

產生是由於疾病的反應,病變的結果。

特點是臨時穴位,主要反應疼痛和反應物;

不是固定不變的,隨病的消失存在而消失存在;

可與經穴、經外奇穴重合;是按摩治病首選穴。

阿是穴是按摩治療疾病診斷的依據、施術的重點部位、療效判定的主要標準之一。

按摩阿是穴可以提高療效。因此按摩治療疾病離不開阿是穴。

但有幾個情況例外:屬於長癤子、化膿的、有血瘤的症狀千萬不要按壓,

這裡所說的按壓多是針對神經性疼痛。

所以,病人最好能在醫生的幫助下,確認一下自己的疼痛類型,然後再按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腰眼穴

腰眼穴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