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7-13)(●足厥陰肝經) (9)
- Aug 19 Tue 2014 01:05
期門穴(屬「肝經」)
期門穴(屬「肝經」)
(一)【期門穴】效用
(1)主治 : 肋間神經痛,肝炎,肝腫大,膽囊炎,胸脇脹滿。
(2)調理保健 : 腹脹,嘔吐,乳痛。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輕)(時間:左右各3~5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胸中熱、息賁、脅下氣上:缺盆(胃經)、期門。
(2)心痛短氣:天突(任脈)、期門、
長強(督脈)、俠白(肺經)、中衝(心包經)。
(3)傷寒發狂:期門、氣海(膀胱經)、曲池(大腸經)。
(4)堅痃疝氣:期門、大敦(肝經)。
(5)脅痛(實證):期門、支溝(三焦經)、
陽陵泉(膽經)、足三里(胃經)、太衝(肝經)。
(6)肝炎:期門、陽陵泉(膽經)、中封(肝經)。
(7)結胸:期門、肺俞(膀胱經)。
(8)膽囊炎、膽結石 : 期門、肝俞(膀胱經)、公孫(脾經)、
內關(心包經)、中脘(任脈)、太衝(肝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Aug 18 Mon 2014 21:23
章門穴(屬「肝經」)
章門穴(屬「肝經」)
(一)【章門穴】效用
(1)本穴為五臟精氣之會穴,有舒肝行氣之特效。
(2)主治 : 心胸瘀悶,胃痙攣,肝氣瘀結,胸脇疼痛。
(3)調理保健 : 肝脾腫大,肝炎,腸炎,泄瀉,腹脹,嘔吐。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輕)(時間:左右各1~3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氣在于腸胃不下:中脘(任脈)、章門、足三里(胃經)。
(2)石水:章門、然谷(腎經)。
(3)賁豚上氣:章門、陰交(任脈)、石門(任脈)。
(4)胸脅支滿何療:章門、不容細尋(胃經)。
(5)大便秘結不通:章門、照海(腎經)、太白(脾經)。
(6)腰脊強不得轉:章門、次髎(膀胱經)。
(7)慢性腸炎:章門、天樞(胃經)、脾俞(膀胱經)、足三里(胃經)。
(8)蕁麻疹 : 章門、足三里。
(9)肝脾不和之腹脹 : 章門、天樞(胃經)、
脾俞(膀胱經)、中脘(任脈)、足三里(胃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Aug 17 Sun 2014 23:16
曲泉→足五里→氣衝(共6個穴位)
曲泉→足五里→氣衝(共6個穴位)
(一)【穴位之位置與效用】
(1)【曲泉穴】: 已專篇說明。
(2)【陰包穴】位置 :「曲泉穴」上方4寸。
效用 : 月經不調,小便不利,下腹痛,膝關節痛。
(3)【足五里穴】位置 :「氣衝穴」下方3寸。
效用 : 已專篇說明。
(4)【陰廉穴】位置 :「氣衝穴」下方2寸。(即「足五里穴」上方1寸)
效用 : 月經不調,腿股痛。
(5)【急脈穴】位置 :「氣衝穴」外側1公分。
效用 : 生殖器官疼痛(下腹痛,陰囊痛,會陰痛。)
(6)【氣衝穴(屬胃經)】位置 : 正中線上,恥骨結合的上方為「曲骨穴」,
由「曲骨穴」旁開2寸。
效用 : 已專篇說明。
(二)位置解剖圖
(三)自我按摩法(力道:適度)(時間:左右各3~5分鐘)
(1)先找出最底下的【曲泉穴】位置。
(2)四指併攏,以四指指腹由下往上推捋。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Aug 16 Sat 2014 01:35
足五里穴(屬「肝經」)
- Aug 13 Wed 2014 23:11
曲泉穴(屬「肝經」)
曲泉穴(屬「肝經」)
(一)【曲泉穴】效用
月經不調,經痛,白帶,陰挺,陰癢,產後腹痛,頭痛,目眩,
遺精,陽萎,疝氣,小便不利,尿意頻繁(膀胱炎,攝護腺炎),
癲狂,膝臏腫痛,下肢痿痹。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有二
(A)
(2021/07/04增補:定位新見解)
正坐曲膝90度,
(腓骨頂端的大骨頭)與(大腿骨下端的大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若膝部伸直,則不會出現凹陷,致無法取穴。)
(B)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輕)(時間:左右各3~5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膽道疾患 : 曲泉、丘墟(膽經)、陽陵泉(膽經)。
(2)肝炎 : 曲泉、肝俞(膀胱經)、腎俞(膀胱經)、
章門(肝經)、商丘(脾經)、太衝(脾經)。
(3)病注下血:五里(手?足?)、曲泉。
(4)疝痛:急脈(肝經)、曲泉、三陰交(脾經)。
(5)陰挺出:曲泉、照海(腎經)、大敦(肝經)。
(6)癃閉(小便量少,排尿困難。)、莖中痛:曲泉、行間(肝經)。
(7)臍痛:水分(任脈)、曲泉、中封(肝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Aug 12 Tue 2014 22:25
中封穴(屬「肝經」)
- Aug 12 Tue 2014 13:39
太衝穴(屬「肝經」)
太衝穴(屬「肝經」)
(一)【太衝穴】效用
(1)本穴為針灸學上重要的四關穴。
2024,05,02, 備註:
(四關穴)可不是一個穴位的名字,而是四個穴位。
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明確指出:
四關:即兩合谷、兩太衝是也。
即合谷、太衝,左右各一,共四個穴位。
合谷、太衝本身就是臨床常用的穴位,而二者搭配使用,能收穫1+1>2的效果。
這四道“關”,不僅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重要樞紐,也是調治氣血的關鍵部位,
故名“四關穴”。
凡肝痛,氣虛,臉色蒼白,小便不利,腳冷,大便難之患者特效。
(2)主治 : 頭痛,眩暈,高血壓,失眠,肝炎。
(3)調理保養 : 月經不調,子宮出血,乳腺炎,
腎臟炎,腸炎,淋病,便秘。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輕)(時間:左右各3~5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肝炎 : 太衝、曲泉(肝經)、肝俞(膀胱經)、
腎俞(膀胱經)、章門(肝經)、商丘(脾經)。
(2)急性病毒性肝炎:足三里(胃經)、太衝透湧泉(腎經)。
(3)乳癰:復溜(腎經)、太衝。
(4)經漏:太衝、然谷(腎經)。
(5)溏泄:神闕(任脈)、三陰交(脾經)、太衝。
(6)行步難移:太衝、丘墟(膽經)。
(7)行步艱難:太衝、足三里(胃經)、中封(肝經)。
(8)虛勞浮腫:腎俞(灸)(膀胱經)、太衝(灸)。
(9)女人漏下不止:三陰交(脾經)、太衝。
(10)赤眼:迎香、臨泣(足臨泣?)(膽經)、合谷(大腸經)、太衝。
(11)寒熱痹痛:合谷(大腸經)、太衝。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Aug 11 Mon 2014 21:46
大敦穴(屬「肝經」)
大敦穴(屬「肝經」)
(一)【大敦穴】效用
(1)特效 : 小便不禁。小兒疳積。婦女血崩。
疝氣引起女子陰挺腫痛、男子痛引陰囊小腹。
(2)調理保健 : 子宮脫垂,月經過多,睪丸炎。
(二)位置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3~5分鐘)
(A)
(B)此法較順手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寒疝:大敦、照海(腎經)。
(2)小腸氣痛:長強(督脈)、大敦。
(3)堅痃疝氣:期門(肝經)、大敦。
(4)七疝:太衝(肝經)、大敦。
(5)五淋不得尿:大敦、氣門(奇穴)。
(6)小便赤如血:關元(任脈)、大敦。
(7)滯產:大敦、至陰(膀胱經)。
(8)疝:灸大敦、三陰交(脾經)。
(9)小腸氣:氣海(膀胱經)、歸來(胃經)、大敦。
(10)癲狂和中風 : 大敦、內關(心包經)、水溝(任脈)。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 Aug 10 Sun 2014 00:37
【肝經】總論
【肝經】總論
(一)【肝經】的循行路線
(1)動畫(藍色線條是體內循行路線;紅色線條是體表循行路線。)
(2)詳圖
(二)【肝經】的穴位
(三)【肝經】的症候
(1)主要器官與組織:生殖器官,脅肋組織。
(2)器官功能:血液循環控制,血管系統的疾病,肌腱的疾病,
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月經周期的異常。
(3)主要疾病:發怒,驚恐,頭痛,眩暈,眼的疾病,腎痛,小便困難,
有關生殖的內分泌系統異常,黃疸,肝炎,皮膚炎,
胃腸功能異常(虛弱,無食慾,便祕)。
(4)外經病候:頭痛,眩暈,頷與眼痛,缺盆與腋下窩脹痛,
視物模糊,耳鳴,發熱,遺尿,血尿。
(5)內臟病候:頭痛,脅肋脹滿,胸脘部滿悶,鬱悶,腹脹,小腹痛,
黃疸,疝氣,遺尿,小便色黃。
(6)亢進時出現的病症:頭痛,膚黃,腰痛,小便困難疼痛,
經痛,易怒,興奮衝動感。
(7)衰弱時出現的病症:眩暈,面色白,腸功能異常,性冷感,壓迫,驚恐,
大腿與骨盆疼痛,下肢無力,易倦,視線模糊。
(註:十二經脈,入腑藏者,以為內經,
行於四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
故經絡病變,或表現為局部的外經病候,
或表現為內臟病候,二者往往同時兼見。)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