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7-10)(●手厥陰心包經)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1.jpg  
 
                中衝穴(屬「心包」)         
 
(一)【中衝穴】效用
      (1)主治 : 熱病,煩悶,汗不出,掌中熱,身如火痛,煩滿舌強。
      (2)調理保健 : 中風,舌強腫痛。
   
(二)位置圖
      6-2.jpg  
 
      (本穴的位置,有兩種說法。而以上述說法者為多,故採之。)
      (另有一說 : 位於中指橈側指甲根部,距離指甲角2公厘處。)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1~3分鐘)
      6-3.jpg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中風昏迷、舌強不語 : 中衝、人中(督脈)太衝(肝經)
                                           勞宮(心包經)、曲澤(心包經)
         (2)舌下腫疼:廉泉(任脈)、中衝。
         (3)身熱如火、頭痛如破:命門(督脈)、中衝。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jpg  
 
                勞宮穴(屬「心包」)
 
(一)【勞宮穴】效用
      (1)中風昏迷、中暑的急救要穴之一。
      (2)特效 : 手掌手背搔癢,噁心嘔吐。
      (3)調理保健 : 心絞痛,口瘡,口臭,
                         歇斯底里,精神病,手掌多汗,手指麻木。
 
(二)位置解剖圖
      5-2.jpg  
 
    (2021,08,14,增補)
    (手背)的骨骼較明顯,
    故可先從(手背)去找出確定的穴位,
    再至(手掌)對應處,加以按壓。
 
(三)簡單取穴方法
      5-3.jpg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1~3分鐘)
      5-4.jpg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中暑昏迷 : 勞宮、人中(督脈)、十宣(奇經)、
                            曲澤(心包經)、委中(膀胱經)
         (2)胃翻心痛:章門(肝經)、勞宮。
         (3)黃疸:後溪(小腸經)、勞宮。
         (4)便血不止:會陰(任脈)、勞宮、太白(脾經)
 
2023,05,28,增補
(彙集網路文章,不同於醫學領域的論述)

【天地人三要穴】
人體有三個主要穴位,與外界磁場作(氣)的交流。
(百會穴),(勞宮穴),與(湧泉穴),三者號稱人體的(天,地,人,)三要穴。

●【百會穴】
●(百會)在頭頂,百會通天,承接來自天上的磁場能量。
屬於奇經八脈中的(督脈),即印度七輪中的(頂輪)。
道家說此穴(陽中藏陰),是氣功理論與實際操作上重要的一個穴位。

●【勞宮穴】
●(勞宮)在手掌心,與週遭環境溝通,是可由人體主控的出,入,氣穴。
因此氣功的出氣,採氣,或各種自我導引,都是以本穴為主,
所謂的(掌風)指的就是由本穴出入的氣。

●【湧泉穴】
●(湧泉)則位於腳底,湧泉通地,直接與大地之氣交流。

●(百會)與(湧泉)兩穴在人體就像磁鐵的兩端,
常常相互為用,具有非常好的理療與保養效果。
(百會)朝天,通天合陽;氣沉丹田,(湧泉)接地,通地合陰。
即所謂(天地合,陰陽合。)
人體內的陰陽小循環,與天地陰陽的大循環合為一體。
由通天達地而頂天立地。這就是(天人效應)。

●練完氣功,當人體處於(氣功態)之後,
全身的電位也處於飽和狀態,如果沒有把它導掉,
它便有可能在身體亂竄,因此造成身體電位失衡,
也就是中醫所謂(氣血失調),
氣功誇張一點的講法就是所謂(出岔)或(走火入魔)。
練完氣功,須確實作(收功)動作,
主要就是藉著動作本身,加上意念,將身上飽和的磁場能量,
透過腳底的(湧泉穴)直接導入地下。

(湧泉穴)就是我們人體無形地線的出口。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jpg    
 
                大陵穴(屬「心包」)
 
(一)【大陵穴】效用
      (1)特效 : 清心降火,除口臭,調治足跟疼痛。
      (2)主治 : 失眠,心胸痛,心悸,精神病。
      (3)調理保健 : 嘔吐,胃痛(胃炎),扁桃腺炎,頭痛,肋間神經痛,
                         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
 
(二)位置解剖圖
      4-2.jpg  
 
(三)簡單取穴方法
      4-3.jpg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1~3分鐘)
      4-4.jpg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短氣:尺澤(肺經)、大陵。
         (2)口氣:人中(督脈)、大陵。
         (3)心痛:上脘(任脈)、大陵。
         (4)小便赤如血:關元(任脈)、大陵。
         (5)喉痹嗌乾:偏歷(大腸經)、大陵。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jpg  
 
                內關穴(屬「心包」)
 
(一)【內關穴】效用
      (1)打嗝不止,噁心想吐,膈肌痙攣,暈車,頭痛,眼睛充血,失眠。
      (2)強心定喘,心臟衰弱,心痛,心悸,胸悶,中風。
 
(二)位置解剖圖
      3-2.jpg  
 
(三)簡單取穴方法
      3-3.jpg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1~3分鐘)
      3-4.jpg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心臟諸虛、怔忡驚悸:心俞(膀胱經)、內關、通里(心經)、陰郄(心經)
         (2)肚痛:公孫、內關(脾經)
         (3)胸滿支腫:膈俞(膀胱經)、內關。
         (4)腹塊:內關、照海(腎經)
         (5)冠心病:膻中(任脈)、內關、足三里(胃經)
         (6)低血壓:素髎(督脈)、內關。
         (7)腦血管病:人中(督脈)、極泉(心經)、內關、三陰交(脾經)
         (8)休克:內關、足三里(胃經)、湧泉(腎經)
         (9)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內關、委中(膀胱經)、委陽(膀胱經)
         (10)胃脘痛、嘔吐、呃逆(俗稱打嗝) : 內關、中脘(任脈)、足三里(胃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1.jpg  
 
                曲澤穴(屬「心包」)
 
(一)【曲澤穴】效用
      (1)主治 : 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風疹,肘臂手腕處不自主抖動。
                   清煩熱,心神昏亂,心悸,心肌炎,中暑
      (2)調理保健 : 胃痛,嘔吐,泄瀉(急性腸胃炎)。
 
(二)位置解剖圖
      2-2.jpg  
 
(三)簡單取穴方法
      2-3.jpg  
 
(四)「曲澤穴」與「尺澤穴」,兩者容意混淆。
      2-4.jpg  
      
(五)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1~3分鐘)
      2-5.jpg  
 
    (六)輔助治療的配穴
         (1)心痛:督俞(膀胱經)、膈俞(膀胱經)、曲澤。
         (2)手臂善動:肝俞(膀胱經)、曲澤、神門(心經) 、太衝(肝經)
         (3)血虛口渴同施:少商(肺經)、曲澤。
         (4)嘔吐:中脘(任脈)、曲澤、足三里(胃經)
         (5)中暑、痧症:曲澤、委中(膀胱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jpg  
 
                天池穴(屬「心包」)
 
(一)【天池穴】效用
      (1)胸悶,心煩,頭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中鳴。
      (2)心臟外膜炎,腦充血,腋腺炎,乳房炎,
          肋間神經痛,目視不明,咳逆,熱病汗不出。
 
(二)位置解剖圖
      1-2.jpg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1~3分鐘)
      1-3.jpg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咳嗽 : 天池、列缺(肺經)、豐隆(胃經)
         (2)腋腫:委陽(膀胱經)、天池。
         (3)脅肋痛 : 天池、支溝(三焦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1.jpg  
                   【心包經】總論
    
(一)【心包經】的循行路線
(1)動畫(藍色線條體內循行路線紅色線條體表循行路線。)
       0-2.jpg  
 
(2)詳圖
 0-3.jpg  
 
(二)【心包】的穴位
 0-4.jpg  
 
(三)【心包經】的症候
 
(1)主要器官與組織:心血管系統。
 
(2)器官功能:情緒與精神的範圍,生殖,心血管系統,
                   血液循環,性慾,性機能。
 
(3)主要疾病:精神疾病,性機能障礙病態(虛弱),手臂的疾病,發燒,
                   心臟疾病(內部、中部、周圍的心臟炎,經神官能症。),
                   循環疾病(過快或太慢),肺、胃的疾病,胸痛(神經性痛)。
 
(4)外經病候:手足痙攣,面赤,目痛,腋下腫,手心熱,
                   肘臂部拘攣不能屈伸,頭項強直。
 
(5)內臟病候:昏厥,眩暈,憂慮,幻想等情況,心悸不寧,
                   胸脅滿悶,舌不能言,心痛,譫語。
 
(6)亢進時出現的病症:心悸,發怒,胸痛,心血管病變,
                               頭熱痛,上肢痛,嗜睡,目赤,便秘。
 
(7)衰弱時出現的病症:心煩,心搏過快,暈眩,呼吸困難,
                              上肢無力胸痛,目黃,多夢。
 
(註:十二經脈,入腑藏者,以為內經,
 行於四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
 故經絡病變,或表現為局部的外經病候,
 或表現為內臟病候,二者往往同時兼見。)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