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門穴(屬「膀胱經」)
(一)【風門穴】效用
(1)主治 : 一切風寒感冒發熱,惡寒,咳嗽,支氣管炎。
(2)保健調理 : 預防感冒,頭頸痛,胸背痛,蕁痲疹,嘔逆上氣,哮喘。
背部長青春痘或癰瘡。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舉手抬肘,食指彎曲,壓在中指上,以中指指腹揉按。
或請他人以大拇指指腹揉按亦可。
(六)輔助治療的配穴
(1)瘡疥:風門、間使(心包經)、合谷(大腸經)、大陵(腎經)。
(2)項強:風門、肩井(膽經)、風池(膽經)、崑崙(膀胱經)、
天池(心包經)、風府(督脈)、絕骨(膽經),詳其經絡治之,兼針阿是。
(3)胸背徹痛:灸風門,期門(肝經),少府(心經)。
(4)痰厥:灸風門,合谷(大腸經),中脘(任脈),豐隆(胃經)。
(5)慢性支氣管炎:風門、身柱(督脈)、肩井(膽經)、
太淵(肺經)、氣海(膀胱經)、豐隆(胃經)。
(6)蕁麻疹:風門、曲池(大腸經)、列缺(肺經)、血海(脾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