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衝穴(屬「肝經」)
(一)【太衝穴】效用
(1)本穴為針灸學上重要的四關穴。
2024,05,02, 備註:
(四關穴)可不是一個穴位的名字,而是四個穴位。
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明確指出:
四關:即兩合谷、兩太衝是也。
即合谷、太衝,左右各一,共四個穴位。
合谷、太衝本身就是臨床常用的穴位,而二者搭配使用,能收穫1+1>2的效果。
這四道“關”,不僅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重要樞紐,也是調治氣血的關鍵部位,
故名“四關穴”。
凡肝痛,氣虛,臉色蒼白,小便不利,腳冷,大便難之患者特效。
(2)主治 : 頭痛,眩暈,高血壓,失眠,肝炎。
(3)調理保養 : 月經不調,子宮出血,乳腺炎,
腎臟炎,腸炎,淋病,便秘。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輕)(時間:左右各3~5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肝炎 : 太衝、曲泉(肝經)、肝俞(膀胱經)、
腎俞(膀胱經)、章門(肝經)、商丘(脾經)。
(2)急性病毒性肝炎:足三里(胃經)、太衝透湧泉(腎經)。
(3)乳癰:復溜(腎經)、太衝。
(4)經漏:太衝、然谷(腎經)。
(5)溏泄:神闕(任脈)、三陰交(脾經)、太衝。
(6)行步難移:太衝、丘墟(膽經)。
(7)行步艱難:太衝、足三里(胃經)、中封(肝經)。
(8)虛勞浮腫:腎俞(灸)(膀胱經)、太衝(灸)。
(9)女人漏下不止:三陰交(脾經)、太衝。
(10)赤眼:迎香、臨泣(足臨泣?)(膽經)、合谷(大腸經)、太衝。
(11)寒熱痹痛:合谷(大腸經)、太衝。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