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 08 / 27 原刊登於Yahoo奇摩部落格)


暫時停下收藏物的整理與記錄,
先來探索「經絡學」與「穴道按摩」的奧秘,
此系列諸文乃蒐集各方珍貴資料,並加以綜合整理的自學「筆記」,
以作為自行推推按按之用。
若有錯誤之處,盼祈不吝賜教  !  謝謝  !

「經絡學」初探:(2)概論

何謂「經絡」?

我們的心臟、肺、胃、腸、血管、四肢等是可以看得見的。

但是,「經絡」是個解剖都看不見的隱形系統,卻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向內連接著人体的五臟六腑,向外溝通著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觀百竅。
傳輸氣血,調和生理,滋養周身。
當發生疾病的時候,內部病痛會反應於体表的一定部位,
四肢經穴能治療遠隔部位的病痛,淺表經穴能治療臟腑的疾患。
經絡的生理功能是:內屬臟腑,外絡肢節 ,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調節平衡,抵禦外邪,傳遞信息。
「經絡學」是「湯藥」、「針灸」、「氣功」、「按摩」等各領域的基石。

經絡系統:

(壹)內──臟腑
(貳)經絡
         (一)經脈
                   (1)十二經脈:為「經絡學」的主体。
                   (2)十二經別:是由十二經脈分出的支脈。
                   (3)奇經八脈:十二經脈之外別道奇行的特殊通路,

                                          既不屬臟腑,又無表裏相配。
                                          統攝經脈氣血,

                                          對十二經脈氣血有蓄積、滲灌的調節作用。
         (二)絡脈 :是自經脈別出的分支,又稱「別絡」
                   (1)十五絡脈:由十二經脈

                                      和任、督二脈的別絡及脾之大絡所組成的。
                   (2)孫絡:從絡脈分出的更細小的絡脈。
                   (3)浮脈:分布在皮膚表面的絡脈。
(參)外 ──
          (1)十二經筋:是十二經絡所屬的筋肉系統。
          (2)十二皮部:是屬於十二經絡系統的体表部位。

經脈的分類:

(壹)十二經脈

         (一)手三陰
                   (1)手太陰肺經
                   (2)手厥陰心包經
                   (3)手少陰心經
         (二)手三陽
                   (1)手陽明大腸經
                   (2)手少陽三焦經
                   (3)手太陽小腸經
         (三)足三陰
                   (1)足太陰脾經
                   (2)足厥陰肝經
                   (3)足少陰腎經
         (四)足三陽
                   (1)足陽明胃經
                   (2)足少陽膽經
                   (3)足太陽膀胱經
(貳)奇經八脈
         (一)任脈
         (二)督脈
                 (「十二經脈」與「任脈」、「督脈」合稱「十四經」)
         (三)衝脈
         (四)帶脈
         (五)陽蹻(ㄑㄧㄠ)
         (六)陰蹻
         (七)陽維
         (八)陰維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