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糖尿病】相關的穴位及反射區
經多方搜尋【糖尿病】相關的配穴處方,
共找出36個特效穴位與一個腳底反射區。
茲按身体部位,重新加以歸納編排如下:
●(一)臉部
(1)水溝(督脈),(2)承漿(任脈)。
茲按身体部位,重新加以歸納編排如下:
●(一)臉部
(1)水溝(督脈),(2)承漿(任脈)。
●(二)後頭部、頸部、
(1)天柱(膀胱經),(2)風池(膽經),(3)大椎(督脈)。
(1)天柱(膀胱經),(2)風池(膽經),(3)大椎(督脈)。
●(三)胸部
(1)膻中(任脈),(2)期門(肝經)。
(1)膻中(任脈),(2)期門(肝經)。
●(四)上腹部
(1)★中脘(任脈)。
(1)★中脘(任脈)。
●(五)下腹部
(1)天樞(胃經),(2)大巨(胃經),(3)關元(任脈),(4)中極(任脈)。
(1)天樞(胃經),(2)大巨(胃經),(3)關元(任脈),(4)中極(任脈)。
●(六)手部
(1)勞宮(心包經),(2)內關(心包經),
(1)勞宮(心包經),(2)內關(心包經),
(3)魚際(肺經),(4)★神門(心經),(5)★陽池(三焦經)。
●(七)(小腿內側)
(1)★三陰交(脾經),(2)漏谷(脾經),(3)地機(脾經),(4)陰陵泉(脾經),
(1)★三陰交(脾經),(2)漏谷(脾經),(3)地機(脾經),(4)陰陵泉(脾經),
(5)太谿(腎經),(6)腹溜(腎經)。
●(八)(小腿外側)
(1)★足三里(胃經)。
●(九)(腳面內側)
(1)大都(脾經),(2)然谷(腎經),(3)照海(腎經)。
●(十)(腳底)
(1)湧泉(腎經),(2)腳底按摩~「脾臟」反射區。
●(十一)(背部)
(1)膈俞(膀胱經),(2)膽俞(膀胱經),(3)★脾俞(膀胱經),
(1)★足三里(胃經)。
●(九)(腳面內側)
(1)大都(脾經),(2)然谷(腎經),(3)照海(腎經)。
●(十)(腳底)
(1)湧泉(腎經),(2)腳底按摩~「脾臟」反射區。
●(十一)(背部)
(1)膈俞(膀胱經),(2)膽俞(膀胱經),(3)★脾俞(膀胱經),
(4)★胃俞(膀胱經),(5)三焦俞(膀胱經),(6)★腎俞(膀胱經),
(7)小腸俞(膀胱經),(8)膀胱俞(膀胱經)。
●這麼多與【糖尿病】相關的穴位,無法一一加以推按,
但,可以集中按摩於(七)(小腿內側),(八)(小腿外側),(九)(腳面內側),
但,可以集中按摩於(七)(小腿內側),(八)(小腿外側),(九)(腳面內側),
(十)(腳底),(十一)(背部)等,穴位較集中且較重要的身體五個部位。
●特再將這些重點穴位,詳加整理並以簡明的圖示陳述於下:
●【下肢經穴綜合圖】(紅點為與糖尿病相關穴位)

●(A)【小腿內側】
●(1)★三陰交(脾經)

●(2)漏谷(脾經)

●(3)地機(脾經)

●(4)陰陵泉(脾經)

●(5)太谿(腎經)

●(6)腹溜(腎經)

●(B)【小腿外側】
●(1)★足三里(胃經)



●(C)【腳面內側】
(1)大都(脾經),(2)然谷(腎經),(3)照海(腎經)。

●(D)【腳底】
●(1)湧泉(腎經)

●(2)腳底按摩~「脾臟」反射區

●(E)【背部】
(1)膈俞(膀胱經),(2)膽俞(膀胱經),(3)★脾俞(膀胱經),
(4)★胃俞(膀胱經),(5)三焦俞(膀胱經),(6)★腎俞(膀胱經),
(7)小腸俞(膀胱經),(8)膀胱俞(膀胱經)。

●附註:古代中醫文獻沒有關於解剖學上「胰臟」的明確記載,
但有學者認為中醫理論的「脾」其實對應的是現代醫學的「胰臟」。
●疏漏不足之處,敬請不吝指正!
●祝福您闔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