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祖先牌位規儀
 
生平首次際遇,幸賴諸位專家學者不藏私,
得以一窺禮俗規儀之堂奧,敬此申謝!
 
●我最摯愛的   母親大人於2016年3月31日(農曆2月23日)與世長辭,享耆壽94歲。
●去年「對年」時,大嫂家已將母親香爐灰「合爐」於供奉祖先的香爐內。
●因二哥的兩個孩子已定居國外,而我兩個皆為女孩,
為避免孩子們日後的困擾,
於是兩家則於「五湖園追思寶塔」共同另立一個新的祖先牌位,以為永久奉祀。
●然去年方位不利,
故「合爐」於新牌位的動作,延至今年擇日於7月22日(農歷6月10日)才予進行。
●此則分成兩個部分:
(一)從原本的祖先牌位,「分火」(台語叫茶公媽)建立新的祖先牌位。
(二)將母親牌位列入祖先牌位內(即「合爐」)。
 
●茲將諸位專家學者有關祖先牌位規儀之論述,綜合整理於下:
     ●範例          祖先牌位範例-C.jpg  
 
(壹)總論     謄寫公媽牌祖先牌位的原則
 
●直系的,不管三代或五代皆要寫入。
只要內板夠,僅為紀念且為呈現完整的世系表,更早之祖先多寫亦無妨。
(另有主張:一般會影響陽世子孫者為最近之三代祖先。
且有的已成仙,有的已投胎,建議不要扛那麼重,三代就好!)
●若知道第幾世祖,也要註明上去,以得知家族綿延的系統。
●直系裡倒房的男丁(無人乘嗣、未婚)必須寫進去。
●未婚之女生(即姑婆)不能寫進去。
●內牌排列放置,按照輩分順序排列,輩份越大放置越前面,
●通常一代(夫妻二人)寫一片。
●男寫牌位的左邊(龍邊)(面對內板的右邊)。
女寫牌位的右邊(虎邊)(面對內板的左邊)
●若一夫雙妻,
方法一:男寫中間,大太太寫面對內板右邊、二太太寫面對內板左邊。
方法二:男寫面對內板右方(龍邊),其他夫人依序往左邊排。
●內板切勿書寫陽上孝男孝孫名字,此為各家大忌!
●書寫內容以「生、老、病、死、苦」等五字排列,
取「生」或「老」寫出「吉」數,避免落於「病」「死」「苦」。
         祖先牌位吉數-B.jpg
●正中行,加減字來湊成七、十二、十七等吉字,使符「老(老去)」的字數。
左右兩行,分別加減字來湊成六、十一、十六等吉字,皆使符「生」的字數。
三行合併時,以符合「兩生夾 一老」(兩位生者合抱一老者)的規矩儀制! 
 

(貳)牌位正中行

(一)公媽龕外牌正中行,
如「○姓堂上歷代顯考妣之神位」或「堂上○姓歷代顯考妣之神位」。
(二)第2張起的個別祖先之內牌,寫著祖先稱謂名諱之處,
如「顯考○公諱○○」或「顯考○府君○○」,
或「顯妣○媽○○○」或「顯妣○媽○諱○」。
●神主牌,道教通常以「靈位」、「神位」等尊稱,佛教以「蓮位」來稱之。
●須寫上祖先姓與名。否則,超度法會時,此人魂魄無法依附於牌位。
●正中行應高於左右兩行,且正中行之字體也應較大。
●內容加減字來湊吉字,以七、十二、十七字等,使符「老(老去)」的字數。
●為了表達尊敬之意與想要湊達吉數,
男性則添加(顯考, 公,府君 ,諱, 官,倌)等字,
女性則添加(顯妣, 媽,氏,夫人,太夫人, 閨名,  娘)等字。
●現代學者,對於已經用了很久而成為習慣的字彙,有不同以往的如下見解:
●「顯」取其德行昭著,聲名遠播之意。
「顯考」「 顯妣」就是說已故父、母親德行顯著,美名遠播。
(另有說法:
每個人都可用(故)。60歲以下過逝者,用(祖)。60歲以上過逝者,用(顯)。)
●《禮記》「曲禮」篇說:生曰父,死曰考,生曰母,死曰妣。
「考」是「死去的父親」,
前面若加個「故」字或「先」字,形成「故考」或「先考」者,
意思為「死去的死去的父親」,難免有疊床架屋之嫌
●如果祖先是單名,男性則加「倌」字,女性則加「娘」字來湊足吉數,
但情非得已盡量不要加字,
怕傳承下去名字有誤,以為祖先的名字就叫(○○倌)、(○○娘)!
●至於「夫人」是尊稱別人的妻子,「太夫人」是對朋友之母的尊稱,
無論如何,不可以用來稱自己的太太,否則就是謬用了。
●「諱」即避稱尊長名字的用語。 如死後有封號即用「諡」=「謚」。
古來大多為男性所用,其實女性亦可用「諱」與「諡」=「謚」。 
●又尊稱父親、祖父亦可謂之君,稱「府君」,如「顯考○府君○○」。
●「閨名」是指未出嫁前的女子名稱,所以不適合。
雖然已行之有年,但若能不寫閨名,寫諱,或寫名都比寫閨名好。
 
(參)左右兩行
 
(一)公媽龕外牌
●左邊(面對內板的右邊)書寫建立時間。右邊(面對內板的左邊)書寫建立者。
●因屬生人(尚生存在陽世之人)所立,
字數須總共為六字、十一字或十六字,符「生」的字數。
例如
「民國壬午仲秋」、「民國甲子三月」、
「民國乙丑年春」、「民國八九年立」、
「民國九二癸未年六月重置」、
「男三大房立祀」、「陽居男三大房」、
「奕世子孫永祀」、「陽世子孫一仝」、
●範例公媽龕外牌,其上另有「詔」「邑」兩字:
詔邑=祖籍地名,為前清時期福建省的漳州府詔安縣。
若地名中有以來表示者,是由於其祖先曾做過官的緣故。
(二)第2張起的個別祖先之內牌
●內牌的左邊(面對內板的右邊)題生(農曆生辰),
右邊(面對內板的左邊)題卒(農曆忌辰)。若有不詳則填「吉」字。
●增減字數,使成六字、十一字或十六字,以符「生」的字數。
●十一月可以(葭月)代替,以為減字湊吉數。
「葭」即是蘆葦,於十一月開花,故為「葭月」。
十二月可以(臘月)代替,以為減字湊吉數。
「臘」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在歲末舉行,所以稱作「臘月」。
●其中生、卒等字,和下面的字之間,務須〝空一格〞,
故以一字數(生),再加十一字數(生),
為「兩生」之儀,符合「兩生夾一老」,
且一加十一為十二之數,又暗合「老(老去)」的字數。仍是「兩生夾一老」。
切記不可沒有空格而連續寫下,若沒留下空格,則變成十二個字,
乃是「 老(老去)」的字數,則成了「三老(老去)」,
有老無生,不符「兩生夾 一老」的規儀! 
●昔時傳統並不用阿拉伯數字書寫。
●現在有些人堅持用西元年來記載,那也可以,不過建議用中文數字為宜。
 
附記:
29歲以下過世稱之(得年),
30至59歲用(享年),
60歲至89歲則用(享壽),
90歲至99歲稱之(享耆壽),
100以上稱(享嵩壽)。
「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
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是一種捨小求大的概算方法。
一個人出生的當年記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