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泉穴(屬「脾經」)
(一)【 陰陵泉穴】效用
(1)小便不通,有尿尿不出來,小腹鼓脹,
甚至引起臍下水腫,傷害腎與膀胱。病名叫「小便癃閉」。
(2)腹脹,腹絞痛,腸炎痢疾,膝痛。
(3)尿瀦留(膀胱內積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稱為尿瀦留),
尿失禁,尿路感染,月經不調。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六)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左右各1~3分鐘)
(七)輔助治療的配穴
(1)失禁遺尿不自知:陰陵泉、陽陵泉(膽經)。
(2)腹寒:陰陵泉、三陰交(脾經)。
(3)水腫盈臍:陰陵泉、水分(任脈)。
(4)霍亂:陰陵泉,承山(膀胱經)、解溪(胃經)、太白(脾經)。
(5)癃閉腹水:陰陵泉、水分(任脈)、中極(任脈)、
足三里(胃經)、三陰交(脾經)。
(6)黃疸:陰陵泉、三陰交(脾經)、日月(膽經)、
至陽(督脈)、膽俞(膀胱經)、陽綱(膀胱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