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谿)穴(屬「胃經」)
(一)【解溪(谿)穴】效用
(1)牙疼,煩心,目赤,以其能引上焦(胸即乳房以上)鬱熱下行而解之。
(2)頭痛,眩暈,腹脹,便秘,腳腕痛,
下肢痿痺,腎炎,腸炎。口痛,眼疾。
(二)位置解剖圖
(引用自:經絡與穴道)
(三)簡單取穴方法
如上圖示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重)(時間:1~3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膝股腫、胻酸、轉筋:解溪、條口(胃經)、
丘墟(膽經)、太白(脾經)。
(2)癲疾:解溪、陽蹻(是指(腎經)的照海穴?)。
(3)風眩頭痛嘔吐煩心:解溪、承光(膀胱經)。
(4)足趾腫爛:解溪、八風(奇穴)、湧泉(腎經)。
(5)腎炎:解溪、腎俞(膀胱經)、復溜(腎經)、陰陵泉(脾經) 。
(6)踝部痛:解溪、商丘(脾經) 、丘墟(膽經)、
崑崙((膀胱經)的昆侖?)、太溪(腎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