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谿穴(屬「小腸經」)
(一)【後谿穴】效用
(1)閃腰,腰痛,腰部急性扭傷,慢性勞損。
(2)頭痛,項強不得回顧,目赤,耳聾,咽喉腫痛,手指及臂肘痙攣。
(註 : 項指脖子的後部,
項強是指頭部後項的肌肉筋脈牽引不舒的症狀。
落枕可歸入本症範疇。)
(3)精神分裂,癔病(又稱歇斯底里),肋間神經痛,盜汗,落枕。
(二)位置解剖圖
(三)簡單取穴方法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適度)(時間:左右各1~3分鐘)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黃疸:後溪、勞宮(心包經)。
(2)胸、項痛:後溪、列缺(肺經)。
(3)五癇:後溪、鳩尾(任脈)、神門(心經)。
(4)痰瘧寒熱:後溪、合谷(大腸經)。
(5)手指麻痛:後溪、三間(大腸經)、八邪(奇經)。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