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jpg  
 
                承漿穴(屬「任脈」)
 
(一)【承漿穴】效用
         (1)主治 : 牙齦浮腫、脹痛,口腔潰瘍,講話或吞嚥食物感覺疼痛。
         (2)調理保健 : 顏面神經麻痺,顏面浮腫,
                            中風,口歪流涎,小便赤黃,糖尿病。
 
(二)位置解剖圖
      6-2.jpg  
 
(三)簡單取穴方法
      6-3.jpg  
 
(四)自我按摩法(力道:適度)(時間:左右各1~3分鐘)
      6-4.jpg  
 
    (五)輔助治療的配穴
         (1)衄血不止:承漿、委中(膀胱經)
         (2)目眩瞑:承漿、前頂(督脈)、天柱(膀胱經)、腦空(膽經)、目窗(膽經)
         (3)頭痛項強、牙痛:承漿、風府(膽經)
         (4)口中生瘡:承漿、勞宮(心包經)
 

附記 : 
「小周天」運行路線是從元氣産生後,
由丹田降至「會陰」,到「尾閭」(長強穴)上行,
沿督脈「夾脊」(神道穴)、「玉枕」(風府穴),上「泥丸宮」(百會穴),
然後從額頭下降,經「印堂穴」、鼻柱,至督脈終點「齦交穴」。

從「齦交穴」經「金津穴」、「玉液穴」(奇穴,在舌下舌根處)至舌尖,
從舌尖過渡入任脈的「承漿穴」。(此即所謂督脈「過橋」入任脈)
(看不懂「過橋」的流向?)(齦交→舌根→舌尖?→承漿)
(若舌抵上顎,則齦交→舌尖→舌根→承漿。應較為順暢  ! ? )
(另有一家之說,沒有「過橋」的動作 : 
是從「齦交穴」環繞過口唇至「承漿穴」與任脈會合。)

延任脈,下「重樓」(氣管),經「膻中穴」,入「丹田」(關元穴)。
元氣迴圈於任督二脈之中,周而復始,周流不己,故名「小周天」。

         6-5.JPG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arrow
arrow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