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經】總論
(一)【肺經】的循行路線
(1)動畫(藍色線條是體內循行路線;紅色線條是體表循行路線。)
(2)詳圖
(二)【肺經】的穴位
(三)【肺經】的症候
(1)主要器官與組織:鼻,肺,皮膚。
(2)器官功能:呼吸,代謝,局部影響部份的分泌機能(排泄機能)。
(3)主要疾病:上呼吸道、肺、皮膚、手臂、發生病變。
(4)外經病候(註1):寒顫,發燒,無汗或汗出,鼻塞,頭痛,鎖骨窩(缺盆)疼病,
胸、肩、背、延著外側手臂疼痛,心律不整,手臂冷痛。
(5)內臟病候:咳嗽,哮喘,氣急,呼吸困難,咽喉乾燥,口渴,頻尿但量少,
無原因的心煩與驚恐或悲愁不定(註2),欲哭,掌熱,有時腹脹滿,
大便溏瀉(註3),尿色改變,唾血,吐痰,沉重悲痛。
(6)亢進時出現的病症:體熱,汗出,氣喘咳嗽,痰多,支氣管哮喘,
血液充於頭部,背、肩部酸痛,肩部肌肉緊繃,
掌部疼痛不可觸摸,粗咳胸痛。
(7)衰弱時出現的病症:寒慄,冷汗出,鼻炎,咽喉乾燥,鎖骨、胸部疼痛,
四肢末端麻木或發冷,皮膚異常,失眠,
面色改變,咳嗽嘶啞。
(註1:十二經脈,入腑藏者,以為內經,行於四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
故經絡病變,或表現為局部的外經病候,或表現為內臟病候,二者往往同時兼見。)
(註2:中醫跟西醫是不太一樣,它不僅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
也講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與人體臟腑功能活動的密切關係。
七情分屬於五臟,以喜、怒、思、悲、恐為代表,就稱為五志。
臟腑病變可出現相應的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過度又可損及相關之臟腑。
其基本規律是: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主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
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腎主驚、恐,過驚過恐則傷腎。
由於肺在志主悲,所以肺經經氣也有調節人的情緒的作用,
當情緒不佳時,可嘗試作一些氣功或導引術或打坐的方式,疏通經脈氣血,
讓煩亂的情緒重新歸於平靜。)
(註3: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裡,所以如果生了肺經的病,
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腎主驚、恐,過驚過恐則傷腎。
由於肺在志主悲,所以肺經經氣也有調節人的情緒的作用,
當情緒不佳時,可嘗試作一些氣功或導引術或打坐的方式,疏通經脈氣血,
讓煩亂的情緒重新歸於平靜。)
(註3: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裡,所以如果生了肺經的病,
還會影響到大腸的相關功能,進而發生便秘、泄瀉等疾病。)
本文係多方彙總,以作為自己保健參考之用。若疏忽而侵權,煩請知會,將立即刪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