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93號(第6篇)

                                   續前篇 

       

時值農業社會,要找工作並不容易,
碾米工人大多來至潭子、烏日‧‧‧等鄰近的鄉鎮,
每天都騎著笨重的老鐵馬上下工,單程就要一、兩個小時,
工作頗為辛勞,常常還要24小時趕工輪流加夜班。
但是他們依然樂天知命,吃苦耐勞而甘之如飴!

 

俗語說:燒硘呷 (‧ㄎㄧ)
(意思是說燒瓷器的人,
把燒得完美無缺的瓷器都賣給客人,
而留著自己用的則是有缺角的瑕疵品。)
1940年至1973間,
政府為扶植國內工商及國家發展需要,
將品質最好的米糧外銷,來爭取外匯,厚植國力。
外銷地區則以日本及韓國為主,
外銷數量從每年10萬公噸,逐年增加至每年32萬公噸,
為我國賺取了大量外匯,成為日後國家發展的基石,
也曾以此挹注石門、白河、曾文、三大水庫的興建。

 

糙米經過一連串的碾製之後,即為上等的精米。
一包包精米被扛上,疊滿了整台牛車,
當牛車由靜止而啟動的瞬間,
拉馱的黃牛,常因車載過重,而跪倒在地,卻又迅速奮力的挺了起來。
這些就是令人敬佩,耐操的正港「台灣牛」!

       
                                          ●(牛車承運情行)

       
                                          ●(牛車承運情行)

一整排十多輛的牛車隊,
在「牛車頭」(即隊長)的帶領下,
浩浩蕩蕩的從「三民路」,
經「新生街」
(位於「朝陽街」對面的斜路。旁為「台中監獄」舊址,現已拆除。此路也廢。)
再經「林森路」,過「民生市場」旁的鐵路平交道(現已為地下道),
轉「復興路」,至「後火車站」卸貨。
然後由火車載至「基隆」,再由海運出口。

 

       
                                            ●(牛車運送路線圖)

 

此種托運的工作,多以牛車承包,
很多年以後,才有少量的貨運汽車的加入。

       
           ●(貨運汽車搬運情行)(以前車子的「擋風玻璃窗」,可向外開啟)

       
                                            ●(貨運汽車搬運情行)

       
                   ●(每一包米皆繫有一張標籤,
                        每張標籤,皆蓋有檢查員印章,以作為最高品質的保證)

 

牛車大都為台中市籍,
但也有來自俗稱“海口”的地區,
其牛車輪都夾帶有當地的紅土,
故只要看到紅紅的牛車,就知到車主是“海口”人,

 

因遠地而來,故都暫居於倉庫的走廊,
其所帶來用以喂食牛隻的大量甘蔗葉,
在夏天,就成為黑龍(蟋蟀的一種)藏匿的地方,
常與鄰居們,依尋著吱吱叫的響聲,
輕快而迅速的捉入罐中把玩!

       
                               ●(貨運汽車搬運工人扛米包情行)

                         
             ●(從前的搬運,都是由工人一包一包的扛!
             然而,光用雙手是無法使力,工人們都會用此 「鐵鉤」來協助,
             當[鐵鉤]插入蔴布袋,抓緊之後,整個米包就不會滑落,
             它是搬運工人隨身必備的小工具。)


                        ~~~~~~~~~~~~ 未完! ~~~~~~~~~~~~

                                         歡迎繼續瀏覽
                      請點擊→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93號(第7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半呆鬍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